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宋继伟:头顶日月钻透山河,赤子情怀立足本职
发布日期:2021-11-16   浏览次数:

宋继伟,男,汉族,河北省河间市人,1982年4月出生,2005年本科毕业于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2008年硕士毕业于我校地质工程专业、2018年博士毕业于我校地质工程专业。2008年“西部人才计划”支援西部建设到贵州省工作。


宋继伟现任贵州省地矿局112地质大队队长。正高级工程师、贵州省“千”层次人才、贵州省地矿局领军人才、贵州省地矿局局管专家、贵州省地矿局专家委员会工程技术组组长、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探矿工程行业高级别期刊《钻探工程》编委会委员,钻探工程国内知名专家。


宋继伟先后被授予贵州省直机关“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文明标兵、贵州省直机关2018-2020年青年理论学习标兵等称号,多次被贵州省地矿局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获贵州省地矿局地质找矿与地质科技成果奖8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论文6篇、科技核心论文10篇,其它合著EI、中文核心、科技核心论文数十篇。


他长期扎根野外生产一线,主要从事各类型钻探工艺和设备机具研究,精通小口径岩心钻探和大口径油气、水文钻探技术体系,在钻探新技术的转移转化、研究提高方面成绩显著、贡献突出。


战天斗地,钻遍贵州山山水水


2008年,宋继伟硕士毕业来到贵州省地矿局115地质大队。由于所学专业主要是以钻探为主,而钻探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被单位安排到钻机上跟班学习,从一个班组的小工做起,从此便开始了钻探生涯。


在钻探这一非常艰苦的领域,工作意味着常年与荒山野岭、深山老林为伴,一年难得与家人团聚几次,并且劳动强度繁重,还时常会有危险发生。宋继伟刚参加工作时,贵州省交通设施相对比较落后,他所在的项目瓮安县老虎洞磷矿区,与单位直线距离150公里,然而从单位出发到工地需要花费一整天时间,中间转四次客车,下车后再背着地质包走两个小时山路才能到达目的地。钻探作业过程中,每天都是沉重的钻探材料的搬、抬、拧、卸,肩膀和手掌被磨破了无数次皮,最终长满厚厚的老茧。下班后,他吃着粗糙的饭菜,面对着无穷无尽的大山难免枯燥。2009年4月2日,夜班,暴雨整夜,凌晨时,宋继伟与同班工友下到山沟里抽水时,由于工作鞋底沾满了泥巴,发动柴油机时滑倒,右手拇指不幸被飞轮皮带搅成了粉碎性骨折。


然而凡此种种,并没有打垮宋继伟的意志,他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挺过来了,从小工到班长、再到机长和项目经理,逐步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钻探人。2009年7月,单位采购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全液压动力头钻机,宋继伟任机长,他带领职工认真学习、深入挖掘,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4个钻孔,总进尺3600余米,创造了当时单位的最高记录。


2010年开始,宋继伟开始任项目经理,先后管理实施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南海珊瑚岛礁科学钻探”、“贵州省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钻探施工”、“贵州省望谟县昂武乡玉石矿勘查”、“贵州省瓮安县白岩背斜磷矿整装勘查”、“贵州省织金县西部煤炭整装勘查”、“贵州省清镇-织金铝土矿整装勘查”、“贵州省重点矿产资源大精查”、“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勘探”、“贵州省织金县平桥煤层气示范工程”等国家级、省级重大工程项目,他带领队伍披星戴月、风雨兼程、战天斗地,钻遍了贵州的山山水水,为助力贵州省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贡献了地大人的力量。


结合项目,宋继伟开展了诸多生产实际难题攻关,产生了很多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本人也成为了贵州省钻探行业顶尖专家。

宋继伟在贵州省兴义市地热井施工现场


宋继伟在贵州省松桃县锰矿坑道施工现场


天涯海角,建功祖国南沙群岛


2013年初,宋继伟所在单位,一个偶然的机会接到要去祖国的南海岛礁实施一批科学研究钻孔的项目。根据业主方中国科学院的研究需要,又多次奔赴南海三沙,直至2017年末结束。


这个项目难度非常大。交通运输极端困难,岛上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台风、暴雨、酷热、空气高盐、蚊虫肆虐,无不对施工人员身心造成极大考验;岛上没有天然淡水,所用淡水需要从大陆运输补给而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也勉为其难,其它洗漱、洗衣等等只能靠储存雨水解决;蔬菜长期依赖干豆角、木耳、花生米、香菇之类的干货;岛上不允许携带智能电子设备,无法使用电视等媒介,基本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2013年7月,台风“蝴蝶”经过,树倒船翻,渔民在港池不幸遇难。受台风影响,宋继伟和工人们趴在1974年修的废弃军营宿舍里,七天七夜靠啃方便面喝雨水维持生计。该项目期间,2017年8月,宋继伟的父亲病危,由于无法联系到船只返回,他最终没能赶回参加父亲葬礼,终生遗憾。


就是在这种极端恶劣的条件下, 宋继伟带领项目职工,战胜千难万险,实施各类钻探工作量1万余米,配合中国科学院完成所有科学研究工作,获得中国科学院高度赞扬。其中,2013年在西沙群岛完成的“琛科1井”是我国第一口成功钻穿珊瑚礁并实现全井取心的钻井;2016年在南沙群岛完成的淡水涵养研究抽水试验井是国内在该领域首例;2017年在南沙群岛完成的3000m科钻深井目前是岛礁钻探世界第一。项目验收时,中国科学院项目负责人动情地说,我们代表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

宋继伟在西沙群岛琛科1井钻探施工现场


谋篇布局,带领职工共创幸福


2019年4月开始,宋继伟开始任贵州省地矿局112地质大队队长,从这一刻起,他更加深刻认识到了肩上沉重的责任。112地质大队在职职工200余人,退休职工550余人,如何能让群众过的更好一些,成了摆在宋继伟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112地质大队是传统的钻探专业队,产业主要以钻探施工业为主,贵州省地质勘查的黄金十年促成了112地质大队的成长。自2010年开始,受大环境的影响,地质勘查市场严重萎缩,直接导致每年钻探工作量不足以往年度的五分之一,单位面临着史无前例的生存危机。宋继伟主持工作以后,为解决困境,在认真分析市场形势和研判政策的基础上,鼓励职工积极拓展新产业,结合大地质、大生态需求,逐步发展起岩土工程勘察、地灾防治、生态修复、国土规划等新产业,迅速扭转了危局。目前单位已经形成“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两个转型”的优质产业结构,基本实现了对山水林田湖草领域的全覆盖,正朝着良性循环的态势大步迈进。近三年,职工收入每年增长10%,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共同干事创业的凝聚力开始高涨。

宋继伟在建党百年前夕慰问志愿军老战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当上下而求索。宋继伟说,地质队工作平凡普通,我们不能为祖国国防事业制造研发飞机航母,但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为祖国建设找出更多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并且守得一方平安,就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了贡献。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