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通知公告 >> 正文
值年返校 | 【携手“童”行】校友亲子科普营
发布日期:2024-09-25   浏览次数:

校友亲子科普营

地学文化 科普盛宴 校友情怀


为了让校友子女们走近父母的青葱岁月,重温父母当年的求学经历,亲身感受地学文化的魅力;


为了让所有热爱地球科学的孩子充分感受地大的文化氛围、感悟地大的校训精神;


为地大校友和校友子女量身定制,邀请专业的科普团队和科学顾问,打造具有浓郁地大特色和情怀的“科普盛宴”。


2024年值年返校系列活动之【携手“童”行】校友亲子科普营校友亲子科普营,我们不见不散!


一、活动时间

2024年10月1日14:00—17:00

2024年10月2日14:00—17:00


二、活动地点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望山校区校史馆、四重门、校训石、化石林、地大隧道


三、报名要求

5周岁以上,每期30人


四、报名联系

校友与社会合作处:027-67883890

南望晶生蒋经理:13247112677


五、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


六、支持单位

南望晶生


活动安排


14:00 校史馆签到

 组织列队,主讲老师讲话欢迎参加活动,参观礼仪及须知


14:00-15:00参观校史馆

 环节一:参观第一展厅:国运垂青建黉门

 环节二:参观第二展厅:惊天动地铸丰碑

 环节三:参观第三展厅:栉风沐雨续弦歌

 环节四:参观第四展厅:重振雄风展英姿

 环节五:参观第五展厅:开创大学新格局

 环节六:参观第六展厅:同心共筑地大梦


15:00-15:30打卡地大化石林

 介绍华中第一个化石林

 介绍化石和形成

 打卡拍照


15:30-15:50参观四重门

 了解学校发展阶段

 了解四重门历史

 打卡拍照


15:50-16:30参观地大院士长廊&地质人雕塑

 了解地大院士

 了解地质精神


16:30-17:00 参观地大隧道

 了解地大社团

 参观特色壁画


17:00 体育馆签退


场馆介绍



01校史馆

  中国地质大学校史馆展品1229件,多媒体互动设备22处,浮雕、雕像、油画、场景复原等艺术作品23处,展览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主线,以“学生、学者、学术”为核心元素,全面呈现了中国地质大学建校70余年波澜壮阔的办学治校史,集中展示了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国际合作、文化建设等领域的累累硕果。

02化石林

  化石林位于中国地质大学,是由深圳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张和先生为中国地质大学建校50周年捐献的华中地区唯一异地保存的化石林。她结合我校学科特色,融观赏、科普于一体,由深圳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张和先生为中国地质大学建校50周年捐献,是华中地区唯一异地保存的化石林。化石林始建于2002春季,占地1500平方米,由70多株产于辽宁、新疆、内蒙古等地的硅木化石组成。它的建成吸引了众多校内外人士前来观赏、休闲,探寻化石的奥秘,化石林也成为东湖风景区的一个特色景点。

03院士长廊

  院士长廊,把攀登精神内化到地质报国的信念中。院士长廊位于校园西区地勘楼广场前的中轴线两侧,为钢架结构,如同一本一本打开的书,每一本“书”中是院士们的画像。这所大学被誉为中国地质教育的摇篮,70年来,共涌现出近70位院士。

  院士长廊没有华丽的装饰,是校园里最朴素的文化景观,也是一道砥砺人心的风景。20多年来,院士长廊的长度不断延伸,意味着更多的毕业生不断攀登科学研究的高峰。在院士长廊前慢慢走过,我仿佛看见这些院士们跋涉山河、栉风沐雨,为祖国寻找矿藏的身影。

04地大隧道

  地大隧道位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内,南望山下,连接地大西区与北区。隧道为直线型,全长333米,净空高4.5米,洞宽6米。该隧道投资600多万元,于2003年6月动工,并于当年完工。

  地大隧道位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内,南望山下,连接地大西区与北区。地大隧道是中国地质大学的标志性建筑,隧道为直线型,全长333米,净空高4.5米,洞宽6米。该隧道投资600多万元,于2003年6月动工,并于当年完工。

  这条长长的隧道横贯南望山,就像一位敞开胸怀的母亲,顶着幽幽南望山的沉重压力,将西区和北区这两个隔阂的校区紧紧地牵在手里。地大隧道是一条路,见证着地大人的足迹和汗水。地大人用“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精神,不畏南望山的阻碍,硬是从山脚下走过去,为地大和地大人踩出一条光辉之路。地大隧道是一根线,将地大的科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紧紧拴住。莘莘学子源源不断地从隧道的那一头走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源源不断地走出隧道,将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给社会。

05四重门

  “‌四重门”是地大标志性的文化景观,象征着学校70余年的发展历程。‌

  “四重门”位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望山校区,是一个由四块长方形岩石围成的正方形结构,每块岩石上分别刻有‌北京地质学院、‌湖北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和中国地质大学四个时期的校名。这个景观不仅是一个物化的载体,更是地大人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浓缩了学校60余年的发展历程。它代表了学校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从北京地质学院(1952年-1970年),到湖北地质学院(1970年-1974年),再到武汉地质学院(1974年-1987年),最终定名为中国地质大学(1987年至今)。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