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聚焦 >> 正文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学术高峰论坛暨草原火山地质考察活动举行
发布日期:2024-08-07   浏览次数:

7月27日,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学术高峰论坛暨草原火山地质考察活动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唐忠阳,校友会副会长、原副校长傅安洲,内蒙古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王博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学科研及管理服务机构代表,自然资源行业代表、专家学者以及来自16个校友分会的会长、秘书长、校友代表和当地校友等100余人参加活动。

      这是在内蒙古首次举办以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主题的全国性高峰论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两校共6位教授及内蒙古6位专家做专题汇报,介绍在优势矿产资源找矿、找矿技术方法创新、拓展找矿新空间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


内蒙古校友会副会长常时旗校友主持会议。


undefined

     内蒙古校友会会长王利田致欢迎词。他对母校领导、老师、各位专家学者以及校友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是“三光荣”的地质精神让各位相聚于此,希望通过本次高峰论坛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汇智聚力。

      内蒙古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王博峰致辞。他说,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重要指示的实际行动,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找矿工作事关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大局,必须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他表示,此次高峰论坛上精英汇聚,是一堂不可多得的“找矿学科专业公开课”,将组织有关单位人员进行深入学习、交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周建伟教授作主题为《矿区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学科交叉的新领域》的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焦养泉教授作主题为《结缘内蒙24年:科技服务砂岩型铀矿的重大找矿突破》的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连训教授作主题为《碱性-过碱性岩浆岩、火成碳酸岩与关键金属成矿作用——兼论内蒙古地区成矿潜力》的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余文超教授作主题为《中国铝土矿沉积物质来源与成矿条件》的报告。

内蒙古地调院武利文校友作主题为《推进内蒙古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助力》的报告。

    “国家卓越工程师奖”获得者彭云彪校友作主题为《铀资源重要理论创新和重大找矿突破与国家战略安全贡献》的报告。

     内蒙古地质矿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沈存利校友作主题为《内蒙古铜矿勘查进展及斑岩型铜矿找矿勘查思考》的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田熙科教授作主题为《富硒农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报告。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内蒙古地质勘查院常时旗校友作主题为《大兴安岭中南段陆相火山岩型银铅银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复兴屯1区为例》的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内蒙古研究院院长李素矿介绍内蒙古研究院建设进展情况。

      潘鸿宝校友作主题为《既有建筑结构改造技术研究与实践》的汇报。

        韩磊校友作主题为《感恩母校致力研究回报祖国》的汇报。

      郭路校友围绕矿业开发技术服务对企业进行了介绍。

     王利田校友就拓宽专业思路创办文化产业进行了经验分享。

      唐忠阳作总结讲话。他表示,此次论坛的主题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恰逢其时、恰逢其势、意义深远。聚焦这一战略目标,服务国家自然资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强国建设,是地质大学的办学愿景和目标,也是一代代地大人和地质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时代责任。他提出,面向需求、面对变化,全体地大人要始终积极作为、挺膺担当,始终传承践行建校时的光荣传统与使命,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为推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经济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做出地大人应有的贡献。

全体与会人员齐唱《勘探队员之歌》并合影留念。

7月28日,与会成员前往辉腾锡勒草原及乌兰哈达火山群进行地质考察。

     考察期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白志达教授作主题为《内蒙古乌兰哈达火山群地质调查情况》的汇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法东教授作主题为《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建设与管理》的汇报。

7月29日上午,部分校友参观了由王利田校友设计制作的察哈尔文化博物馆和察右后旗科技馆。

图文来源 | 内蒙古校友会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