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招生通知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市场对专业无人机操作员的需求持续增长。为满足行业需求,现开展无人机操作员培训项目,旨在培养具备无人机操控核心技能、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的专业人才。通过系统培训,学员将有效提升操作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确保飞行安全,为其未来在无人机领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对无人机基础操控感兴趣,如航拍、测绘、穿越机无人机表演等。学员需年满16周岁,具备初中及以上学历;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及精神类疾病,无色盲色弱等视力问题且矫正视力1.0以上;遵纪守法,5年内无犯罪记录,并具备基本的电脑操作能力。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现有2个校区,南望山校区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未来城校区坐落在武汉“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未来科技城。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拥有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以建设研究型学院为目标,秉承“测地明理,笃信精工”的理念,聚焦一流学科与专业建设,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学院拥有“三室三中心”科教平台体系,包括“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国土碳汇智能监测与空间调控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等,以及“两山两湖”野外观测基地体系,科研实力雄厚。学院下设地理科学系、空间信息系、测绘遥感系及实验教学中心,设有11个现代化实验室,涵盖生态地理、摄影测量、遥感分析等领域。
学院拥有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遥感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博士点等12个高层次学位点。现有教职工141人,其中教授36人,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1人,省部级人才12人。近年来,学院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20余项省部级以上奖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00余篇。科研团队开发的“MAPGIS”平台软件四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应用于“神舟”飞船返回搜救系统等国家重大项目。
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去向涵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交通等领域,以及华为、腾讯、阿里等知名企业和国内外知名高校。学院与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与腾讯、百度等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建立50多个校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推动产教融合,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无人机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航拍测绘】
提供多维度空中视角与高精度测绘能力,广泛应用于影视创作、地形建模、国土空间规划等领域,为工程建设与资源管理提供可视化数据支撑。
【环保监测】
搭载专业设备实现水质巡查、植被普查及大气质量监测,高效获取生态数据,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提供动态管理依据。
【应急救援】
突破地形限制快速执行灾情勘察、应急物资投送与临时通讯保障,构建立体化救援体系,提升灾害响应效率与生命救援成功率。
【智慧农业】
整合遥感技术与智能航线规划,实现农田精准测绘、作物长势分析与自动化植保作业,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升级。
【气象服务】
通过高空大气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测,强化极端天气预警能力,为气象预测和气候研究提供可靠数据来源。
【国防应用】
具备战场侦察、目标定位及战术支援能力,构建现代化作战体系,同时承担边防巡查等国土安防任务。
【国土规划】
通过三维实景建模辅助用地分析、城市设计评估与自然资源监管,为空间布局优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产业创新】
拓展物流运输、电力巡检、城市治理等新兴应用场景,推动无人机与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
......
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文件对目前无人机驾驶进行了约束和管控,在我国境内凡是除农用无人机进行农业作业或者个人玩家(非商业飞行)操纵微、轻型无人机在适飞空域视距内飞行外,无人机操作人员就必须持有经民航局考试合格后核发的无人机驾照。中国民用航空局(简称:中国民航局或民航局,英文缩写CAAC)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民用航空事业的由部委管理的国家局,隶属于交通运输部。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由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统一颁发管理。
本次培训内容包括理论部分和实操部分,按要求完成学习后,学员可达到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考试要求。
本次培训主要课程内容包括:
课程
理论内容
1
民航法规与空中交通管制
2
无人机概述与系统组成
3
空气动力学基础与飞行原理
4
航空气象与飞行环境
5
通讯链路与任务规划
6
起降阶段操纵技术
7
巡航阶段操纵技术
8
多旋翼无人机基础理论
9
无人机飞行手册及其他文档
10
无人机的维护及保养
11
飞行心理素质与安全
实操内容
模拟飞行
无人机拆装、维护、维修和保养
地面站设置与飞行前准备
起飞与降落训练
飞行训练
紧急情况下的操纵和指挥(超视距驾驶员适用)
结业考核
驾驶员执照等级分类
【视距内驾驶员执照】
适用于在视距内运行的无人机。视距内是指驾驶员能直接目视观察到无人机的飞行范围,其相对地面高度不超过 120 米,距离不超过 500 米。视距内驾驶员培训时长为15天。
【超视距驾驶员执照】
允许操控者在超视距范围运行无人机,即超出驾驶员目视范围的飞行。超视距驾驶员培训时长为21天。
超视距执照可以向下兼容视距内执照。
培训方式与
培训地点
培训地点位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望山校区和未来城校区。
培训用无人机。
学习计划、综合实训安排、结业考核计划和相关要求,详见开班前下发的《学员手册》。
1.理论考试:机考形式,100道单选题,视距内驾驶员70分及格,超视距驾驶员和教员 80分及格;
2.综合问答:10道单选题,答对7题及格;
2.实操考核:视距内驾驶员在GPS模式下完成水平八字飞行、原地360°自旋等;超视距驾驶员在姿态模式下完成相同动作,另需地面站操作(航线规划、盲飞返航)。
1.培训费:
视距内驾驶员培训费8800元/人,超视距驾驶员培训费10800元/人,含线下培训、场地、培训考核及培训证书等费用;不含二次补考费及食宿费用,培训费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统一收取并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电子票)。
2.食宿自理。
3.缴费方式:
(1)线上支付:
户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帐号:569057528302
开户行:中国银行武汉地大支行
(2)校内人员可直接通过校内转账缴费,校内经费卡号111-211103。
一次培训三证齐全
考试通过学员可以获得:“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非学历教育结业证书”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培训证书”。
CAAC证书样例
非学历教学结业证书样例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专业技术人员
继续教育基地培训证书样例
1.开班时间:当月报名,下月开班。具体时间及培训地点将提前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官方网站公布。
2.开班人数:报名10人及以上即可开班。
3.个人报名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在线报名,缴费时备注“姓名+CAAC培训”。
4.单位组织报名
各单位指定培训联络人,按照“序号、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联系方式”字段统计学员报名回执信息,将缴费凭证、回执信息电子档及加盖单位公章的扫描件统一发送至指定邮箱78392634@qq.com,报名回执邮件主题请注明“单位名称+CAAC培训报名回执”。
上一篇: 2025届高校毕业生春季能源动力行业专场招聘会在校举行
下一篇: 开班通知 | 地学科普全产业链创新升级高级研修班开始报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