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聚焦 >> 正文
【七秩荣光 谱写华章】凝聚校友促发展 社会合作谋跨越
发布日期:2022-10-25   浏览次数:

地大新闻网讯 十年来,面对国家战略新要求、行业转型新态势和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学校不断健全完善社会合作统筹协调机制,着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校友会体系建设,推动各级各类校友分会融合发展,全力支持校友干事创业;深度参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为农村农业现代化贡献地大力量。

多措并举强服务 凝心聚力促发展

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资源和财富,是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重要表现,也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近年来,学校秉持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密切联系校友,贴心服务校友,广泛凝聚校友,取得了工作成效。全球校友组织分布格局初步形成,校友与母校的合作机制愈发完善,校友活动品牌越办越响,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规范有序,着力推进校友组织建设。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高度重视以及海内外校友的大力支持下,校友会充分发挥凝聚校友、服务校友、服务母校和服务社会的功能,成为全球各地校友成长的共同家园。截至2022年7月,学校共成立55个校友会,内地31个省市区实现全覆盖。苏州、丽水、深圳等一批国内地市级校友组织正逐步建立完善;加拿大、美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校友会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深圳珠宝、优秀运动员、中石化校友会等5个行业校友会结合校友分布,积极发挥行业引领作用。以地区(海外国家)为基本维度、学院为支撑、行业为抓手的校友联络网络和“上下联动、纵横互动”的校友会组织体系基本形成。“全球都有地大人,哪里都是地大家园”的校友会分布格局逐步实现。

2022年8月,山西校友会成立

守正创新,不断丰富校友文化建设。学校以校友会组织体系为重要依托,为丰富校友业余生活、关心校友子女教育培养、联络校友情感和服务校友事业发展,精心打造了春季的“校友•地大杯”足球赛,夏季的“地二代”夏令营,深秋的“校友节•值年返校”,初冬的“地质资源环境高峰论坛”等校友活动品牌。各地方分会结合地域特点,开展迎新送新、行业论坛、兴趣俱乐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友活动,传承地大文化,增强校友凝聚力。

以人为本,宣传矩阵助力联络发展。校友与社会合作处搭建完善“一网、一微、一报、一刊”校友工作宣传矩阵,积极宣传学校发展变化,有力增强校友归属感和荣誉感。校友会网站、微信、《校友会工作简报》《地大人》四大宣传平台结合需求,定期推出,助力校友联络,促进分会交流;启动“优秀青年校友宣传”活动,从基层就业、创新创业、学术研究等领域,推荐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校友,讲述了地大青年校友扎根基层的精彩故事,展示了青年校友敢于创新的精神面貌,树立了引领在校学生成长的身边榜样,展现了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成效。

因势而新,信息化推进校友服务。学校秉承以情感为纽带,以沟通为基础,以发展为目标,共建命运共同体的工作理念,不断创新服务举措。2021年,校友与社会合作处启动校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建成校友数据库和“地大人”校友服务平台,为广大校友提供贴心的信息化服务。“地大人”服务平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校友与母校的联络,及时响应校友需求,深受校友好评。注册校友可享受加入校友组织、查找校友、参与校友活动、预约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线上查询档案信息等服务功能。

凝聚力量,推进命运共同体建设。校友与社会合作处积极构建学校与校友融合发展的校友服务体系,为双方合作交流提供优质的服务和顺畅的渠道;邀请校友与学院充分对接,鼓励校友与相关学院开展政产学研用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帮助学校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号召校友为母校建言献策,在“双一流”建设、“十四五”规划等方面,为学校提出大量具有建设性、可行性的建议;鼓励校友以各种形式回馈母校,精心设计捐赠项目、做好捐赠服务,校友捐赠成为学校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

2021年10月,校党委书记黄晓玫走访中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局看望校友

坚持创新驱动 服务国家战略

学校始终立足行业和区域社会发展需求,通过不断强化自身特色,主动融入、协同创新,扎根湖北、立足行业、面向全国,为实现行业和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着地大力量。

扎根湖北,全面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学校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

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学校创新学科、人才和科技体制机制,实施“服务湖北行动计划”,为湖北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牵头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物理平台;与武汉市共建武汉地质资源工业技术研究院,促进学校师生的科技创新成果优先在武汉就地转化;提出武汉珠宝旅游产业文化基地规划,助推“中国宝谷”千亿产业集群建设等。

不断织密校地合作网络。学校先后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山西省人民政府、云南省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省校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合作沟通机制。如学校与山西省签署的合作协议,为依托山西资源禀赋谋划地热资源勘查开发、煤层气勘查开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实施夯实了基础。同时,学校先后与浙江省湖州市、丽水市,山东省济宁市、菏泽市、潍坊市,贵州省贵阳市,陕西省商洛市、安康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等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了学校对外合作的渠道,构建了广泛覆盖的校地合作网络。

2020年11月,学校与山西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学校积极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协同创新带布局,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与技术等优势,与地方政府共建产业研究院、研究中心等异地科研机构,并使之成为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创新体系中学校与地方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桥梁。

立足行业,着力服务行业发展转型升级。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原则,主动加大对外联络力度,积极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对接发展需求,寻找合作契机,积极推动学校与社会力量的协同创新。

校企合作不断深化。一方面,学校积极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三峡集团、中国交建、华为集团、腾讯公司、烽火通信等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通过共建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形式,与企业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学校在全行业的创新引领能力。

2021年8月,学校与中国三峡集团共建的生态环境部国家环境保护水污染溯源与管控重点实验室,获生态环境部批准,成为学校与企业共建的第一个高层次科研平台。另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服务行业企业发展。先后与中国黄金集团、西部矿业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的全链条合作模式,为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撑,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1年4月,学校与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校院合作持续推进。学校充分发挥科创资源集聚优势,通过人才、项目、科研资源共享,不断深化和拓展与科研院所的合作领域。先后与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植物园、南京土壤研究所、兰州文献情报中心等单位建立全面合作关系。2020年,学校与中国地质调查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举办的联合研究生院,首次招收180余名硕士研究生和20余名博士研究生,开创局校合作新局面。

助力生态长江建设。学校以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为突破点,于2017年启动“长江流域地质过程及资源环境研究计划”,并在此基础上,继续聚焦长江流域突出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等问题,以发展诊断和修复长江流域水系统健康的理论技术方法为突破口,联合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三峡集团、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大学等单位,共同谋划建设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为长江流域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服务乡村振兴 彰显社会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不断优化“援派干部+科研团队”帮扶模式,先后承担定点帮扶湖北省竹山县、云南省施甸县工作任务,以及滇西大珠宝学院、塔里木大学、西藏东辉中学的援建工作和湖北巴东县、夷陵区对口支援工程等,把支援帮扶主战场建设成为立德树人大讲堂。2021年4月,学校竹山扶贫工作队被评为“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在2021年度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评价中,学校获评最高等次“好”。

在工作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学校始终把教育服务“三农”作为政治使命,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三名校领导担任副组长、26个部门和学院负责人为成员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党委常委会、校务会和工作调度会,研究部署、推进落实定点帮扶工作,形成了“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协同配合”帮扶工作机制。

在学科融合创新上下功夫,为绘就“乡村美丽画卷”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学校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美丽中国、 宜居地球”建设,聚焦地学学科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战略,全方位搭建了一系列科研创新平台,打造了一批战略决策智库。此外,学校强化人文社科与理工科交叉融合,形成融合地学特色多学科的生命共同体科学知识体系和人文社会科学智库创新平台体系。

学校师生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应用在田间地头。王焰新院士团队通过优质地下水淡水水源靶区圈定与开采示范工程,解决西部11省(区)106个县,1400余万贫困人口饮水供水安全。帅传敏教授提交的光伏扶贫电站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胡守庚教授完成的多项国家和省级精准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李海金教授承担的国务院扶贫办脱贫攻坚课题,有是被国家领导人圈阅批示、有的被被原国务院扶贫办采纳。

在施甸,学校选派5个科研团队,投入600万元,引进帮扶资金780万元,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古生物、地热、富硒资源和户外旅游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等研究,获批 “国家天然富硒土地”“何元海林檎地质文化乡”“教育部直属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试验培育项目”。在竹山,学校出资90万元,围绕小河村地质灾害防治、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等开展研究,协同获批220万元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

2022年2月,校长王焰新院士、副校长刘勇胜在施甸县勘查页岩气及地热资源

在成果推广转化上下功夫,为铺就“产业兴旺之路”提供有力技术服务。学校助推竹山打造“世界绿松石之都”。竹山县是世界绿松石主产地,自结对帮扶以来,杨明星教授带领团队与学校帮扶工作队连续20多年开展科技攻关,编制绿松石产业发展规划和分级国家标准,推动有序开采和公盘交易,建设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全力支持竹山绿松石全产业链发展,带动就业7.5万人,带动直接脱贫约1.1万人。

2022年7月,校党委书记黄晓玫、副校长刘杰在竹山县调研指导乡村振兴、绿松石产业建设等工作

助力施甸打造“中国高山硒谷”。学校为施甸量身定制“富硒+”特色产业发展道路,校地双方联合对接中国地质调查局、云南省地质调查院等单位,协调获批510万省级地勘基金对全县重点区域进行土地详查,“姚关镇、旧城乡地块”获批国家“天然富硒土地”认定。

让产学研基地在乡村“安营扎寨”。学校先后在湖北秭归、巴东、竹山,云南腾冲、施甸、楚雄等地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在2022年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在人才选派培养上下功夫,为铸就“乡村振兴之魂”提供坚实人才支持。学校出台《援派挂职干部人才工作生活保障实施办法》,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激发挂职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十年来,学校共计选派41名挂职干部、7名“银龄”教师和100余位专家学者,全力做好定点帮扶和对口援建工作。

自2017年在全国首建“大学生乡村振兴学校”以来,学校先后与云南保山、湖北恩施等5省8市县共建“乡村振兴学校实践育人基地”,共计70多支社会实践团队、1000余人次开展驻村社会实践活动。自2004年组建地大研究生支教团以来,共选派134名研究生接续奋斗在西部中小学基础教育第一线。

近年来,学校依托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精选专题和师资,面向海南琼中、云南施甸等帮扶地区开展助农技能培训。自2019年,共举办31期、4000余人次培训,自然资源部专程致信感谢。在竹山,建设绿松石学院,举办玉石鉴定和加工工艺培训班。在腾冲、施甸,通过开展联合培养、举办专题培训班、共建共享实践教学基地等推动当地教育发展,有效带动各类人才技能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智力支持。(来源 校友与社会合作处 编辑 王俊芳 审稿 陈华文)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